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谢维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5 23:58:19  浏览:83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


[英 文 名] Analysis on the Aim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 Constitution
[内容摘要] 我国宪法的现代化应当基于两个维度:一是针对原有宪法存在的问题,一是尊重宪法的普适性价值。就我国而言,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确立人权保障与民主价值,二是推进宪法的形式化。
[关 键 词] 宪法 现代化 人权 民主 价值 形式主义
[作者简介] 谢维雁(1968-),男,重庆市忠县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律系教师,法学硕士。
[通讯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 邮政编码:264209
[电子信箱] xwyan3721@sina.com xwyan3721@hotmail.com



引言:“不一样”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项双向比较运动:一方面,现代化面对过去,过去构成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现代化是对传统的变革与创新,或者对传统的扬弃。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变革、创新或扬弃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化又指向未来,而这个“未来”的模式是以已经现代化的国家即发达国家为原型来描述的,其结果,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向发达国家靠近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对于落后国家,现代化是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或超越的过程。就“面向过去的运动”而言,由于各民族国家背负传统的差异,在变革与创新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各国现代化的过程具有特殊性。而对“指向未来的运动”而言,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的内容与过程都必然带有某种普遍性。这些普遍性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式。因此,现代化必然既是一个转化传统的过程,也是一个吸纳普遍性的过程,其结果是:尽管各国的现代化在结果形态上大体一致,但若将各自确立的现代化目标分解成若干细目,则可发现在这些细目的选项上存在着差异。

因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和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与其他国家相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不一样”的现代化。这是在现代化问题上传统因素的特殊性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普遍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国家宪法的现代化也是“不一样”的。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必须考虑两个维度:一是要针对原有宪法及实施中存在的特有问题确定解决方向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二是从发达宪政国家的现代宪法中概括出基本的普遍性要素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确定为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就我国而言,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应当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确立人权保障与民主价值,一是推进宪法的形式主义。


一、厘清宪法的价值承载


(一)价值在宪法中的意义

1、价值判断与宪法学

根据哈耶克的研究,18世纪到19世纪初,科学尚未分化。像政治经济学这类现在看来非常明确归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在当时既可以称科学的一支,也可以称为道德哲学或社会哲学的一支。19世纪上半叶,科学日益局限于指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并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严密性和确定性,而科学的成功导致另一些领域的工作者着手模仿它们的教义和术语,出现了狭义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的专制。 实证主义正是这种“专制”的哲学解读——它“坚持‘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主张社会科学必须将自己的范围严格限制于事实领域,因为事实领域可以应用经验的或自然科学的方法,以从中求得确定无疑的规律。” 韦伯也主张,“社会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它不是应当价值中立,而它就是价值中立的”。 19世纪下半叶,实证主义侵入了包括法律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一切分支。法律实证主义为了追求客观性,它也运用所谓“物理的”科学的方法,试图消除科学家的任何主观因素,法律科学家必须审慎地避免把自己的价值观带到调查中。 “实证主义导致一切价值判断都是非理性的说教”。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个人的或者集体方式相同的基本评价,也就是说,人员对某一对象物的种种感觉状况转换解释为该对象物的一些特征,亦即被客观化。东西不是美或者丑,行为不是善或者恶,等等,而是一些人员或者人员圈子对它们的中意还是不中意,赞成它们还是不赞成它们。 价值判断被认为是主观的,而且仅仅是一种统计学上的确认:如果多数人对某物持共同评价——他们赋予其相同的用途,或者期待它在相关的人看来具有相同的效用,那么,该事物就有价值。实证主义理论的致命之处在于:它无法真正做到所谓“价值中立”或“摆脱一切价值”。

与法律实证主义相反,一些学者把他们的研究完全置于价值判断之上,如古斯塔夫·拉特布鲁赫。对他来说,整个法哲学是“法的价值的观察”,法哲学必须探索各种价值,在各种价值的基础上,某一种实在法的法制显示出是公正的或是不公正的,是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法。

事实上,法学研究不可能离开价值判断。边沁认为法学研究的任务是,“(1)确定法律是怎样的;(2)确定法律应当怎样。” 宪法学的研究也应该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一是确定宪法是怎样的,二是确定宪法应当怎样。无论你如何小心,只要你冀望确定宪法应当是怎样的,则无法避开价值判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看到(Seeing),从任何重要的意义上来看,都依赖于我们的看(looking),看反映了关切、理论、目的和理念的整个系统,它们引导我们去追寻所考虑的事物中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本性。 马丁·洛克林反问道:我们真的能够在不选择任何价值立场的情况下辩识和安排关于英国宪法的“事实”吗?他说,在我看来,这一学科中的知识必定关系到人的目的以及我们赋予给周遭情境的意义。这标明:首先,知识必须到意义中去寻找;其次,知识是关系性的。知识的这些特性表明:我们不可能在人类目的的社会背景之外来确定真理或谬误。

可以得出结论,价值判断在宪法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价值判断决定了宪法学研究的方向与路径。任何一个从事宪法学研究的人,他必须先为自己预设必要的价值判断,至少他必须确认对宪法学的研究这一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判断构成了他研究的出发点,他在研究中可能改变其价值判断,而在改变之前,他一定又接受或形成了新的价值判断。其次,价值判断决定了宪法学研究成果的性质与历史意义。再次,价值判断的多元化所导致的宪法学内部的分歧与多样性,是宪法学学术进步的前提。黑格尔曾从哲学的角度强调了一个学科内部的分歧与多样性对于该学科的重要性:“哲学系统的分歧和多样性,不仅对哲学本身或哲学的可能性没有妨碍,而且对于哲学这门科学的存在,在过去和现在都是绝对必要的,并且是本质的。”

我国传统宪法学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一种单一的价值判断,而忽视了其他价值判断的存在。这导致宪法学研究的单调,缺乏创新,研究本身不过是对某种价值判断的注释。

2、价值与宪法文本(或宪法规范)。

林来梵博士将宪法规范喻为“单纯的容器”,认为它具有价值中立的特性,不排除任何一种特定的价值。因此,事实与价值可以相对分离,任何价值均可以通过竞逐而注入宪法规范。 这一观点的缺陷在于:事实上,并不存在价值中立或者不含任何价值观念的宪法规范。首先,事实上,宪法所特有的价值理念,如权力、权利、正义、民主等价值观念都是先于宪法观念之前而产生的。 制定宪法的动议及制定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宪法在制定时就已经被预设了价值理念。此时,价值是制宪者为宪法预设的道德目标。宪法规范只是作为这种价值理念的实现手段才被确定下来的。因此,宪法规范根本不可能与价值分开来,“单纯的容器”是不存在的。正如马丁·洛克林的断言:“不存在关于英国宪法的价值无涉的事实。” 其次,并不是宪法文本中每一个宪法规范或每一具体条文都能读出价值内涵。但这并不排除一些规范或条文,如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直接表述宪法的价值,这类规范可以称为宪法的价值规范。其他不直接表达宪法价值的规范可称为非价值规范,它又可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类。从形式上看,相同或类似的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在任何一部宪法都可以找到,它似乎不含任何价值观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一部宪法中,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总是要与价值规范结合在一起才构成宪法规范的整体,而且,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只有在促进价值规范的实现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因此,即使内容完全一样的技术性、社会性宪法规范,在纳粹德国和其他真正实行民主宪政的国家,实践中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倾向。从根本上讲,宪法的价值是通过所有宪法规范组成的规范系统所发挥的整体功能来体现的。再次,宪法一旦颁布实施,其价值作为一个系统或整体隐藏在规范的背后。价值必须借助于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尽可能精确地转化为调整具体宪法行为、宪法关系的规则体系,才有可能在具体的行动领域得以彻底、全面的贯彻。这一过程,一方面使宪法规范获得了正当性,另一方面也为宪法规范及宪法规范的具体适用过程获提供了评价的标准。

我们以往的宪法并非没有确立价值,而是所确立的价值仅停留在纸上,换句话说,宪法文本叙述的价值与宪政实践中的实际价值诉求并不一致。

(二)将人权保障确定为宪法的核心价值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法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法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经贸法制工作,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委法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贸法制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经贸法制建设,促进各级经贸委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充分发挥经贸法制工作在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引导、推进、规范和保障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近几年来,各级经贸委认真开展经贸法制工作,在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看到,我们对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重要性的认
识还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各级经贸委应当从实现“两个转变”的高度和更好地履行经贸委职责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的重要性。
(一)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九五”与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转变”。这是当前形势发展的总特点,也是各级经贸委今后努力奋斗的总方向。在这一新形势下,各级经贸委应当转变工作思
路和方式,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而且要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经济。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二)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各级经贸委的中心工作。实践证明,将企业改革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总结和规范,使之上升为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再通过
法律实施制度全面推开,这是推进企业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要学会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引导、推进、规范和保障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是加强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实施有效宏观调控的需要。实施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实施宏观调控,不能再沿用过时的办法和手段,而应该采用新的办法和手
段,即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逐步纳入法制的轨道。
(四)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是加强经贸法制建设,促进经贸委机关依法行政的需要。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各级经贸委在管理经济中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在法律明确授权的范围内依据法定的办事程序来实施管理。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经贸工作,这
也是经贸委机关转变职能的重要体现。
二、“九五”时期经贸法制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九五”时期,经贸法制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中心,建立两支队伍,做好三项工作,探索一条途径。
(一)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贸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各项经贸法制工作。当前要特别注意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这项中心工作,全面做好各项经贸法制工作。
(二)建立两支队伍,就是要通过大力加强经贸法制建设,在各级经贸委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经济、业务强、素质高的经贸法制工作队伍,以促进各级经贸委实现依法行政;在企业中建立起一支以企业法律顾问队伍为骨干的企业法制工作队伍,以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护自身的
合法权益。
(三)做好三项工作,就是要做好经济立法、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在经济立法方面,国家经贸委要抓紧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授权起草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工作,以及本委规划的各项规章的制定工作;地方经贸委要抓紧完成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起草的各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工作;各级经贸委要认真及时完成各级人大和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送来征求意见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审核协调工作;各级经贸委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工作需要,及时向人大、政府提出有关经济立法项目的建议。
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方面,“九五”期间要实现以下目标:大型、特大型企业做到100%配备专职企业法律顾问,其中50%以上的大型、特大型企业设置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中型企业做到50%以上配备专职企业法律顾问。进一步明确企业法律顾问的职责,提高企业法律顾问
的素质,发挥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
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经贸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九五”时期要实现以下目标:单位参加法律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人数达到应参加学习人数的95%以上,其中县级经贸委主任以上的领导干部和企业正、副厂长(经理)等重点普法对象参加
法律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人数达到应参加学习人数的100%。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新的增强,能够自觉依法办事,机关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企业能够做到依法经营管理。
(四)探索一条途径,就是要围绕经贸委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经贸委系统有效进行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的途径和方式,切实抓好法律明确授权的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拓宽经贸法制工作的领域。
三、完成各项经贸法制工作任务的要求和主要措施
为了完成“九五”时期各项经贸法制工作任务,提出以下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经贸法制工作的领导。
各级经贸委的领导特别是主管经贸法制工作的领导,要认真重视并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具体领导。这是做好经贸法制工作的关键和首要措施。衡量和检验各级经贸委领导重视经贸法制工作的主要依据是:(1)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2)要为经贸法制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
境,如配齐人员,健全机构,明确职责,保证经费等;(3)要把经贸法制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把经贸法制工作落实到其他业务工作中,以法律来推进、规范和保障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4)要加强对经贸法制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
措施,有成效。
(二)进一步提高经贸法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近几年来,经贸法制工作主要是打基础、上路子、开创局面。“九五”时期,经贸法制工作要上层次、抓质量、提高水平。
经济立法工作,要坚持以下几点:
(1)紧紧围绕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及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立法工作,力求做到改革决策、发展决策与立法决策紧密结合;
(2)从宏观经济大局出发,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各部门的关系;
(3)注意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衔接、协调和配套;
(4)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经济立法中的作用;
(5)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使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适应国际惯例的要求。
当前要在完成好人大、政府授权的立法任务的同时,注意做好有关企业改革和发展、经济运行、综合协调等方面的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更好地发挥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在经贸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法律顾问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1)把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抓,当前要重点抓好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2)尽快制定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有关规章,对企业法律顾问及其机构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职责和名称等予以明确和规范;
(3)建立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对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人员实行必要的准入控制和注册管理;
(4)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工作,把资格考试与基础培训和各种专项培训结合起来,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5)继续抓好企业法律顾问工作联系点,指导并促进这些联系企业的法律顾问工作率先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推动面上的工作提供经验,同时选择一些条件好的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试行总法律顾问制度;
(6)促进地区性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选择适当时机组建全国企业法律顾问协会;
(7)继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四落实”:(1)落实主要领导。各级经贸委要成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派一名领导担任组长;(2)落实机构和人员。各级经贸委要确定机构和人员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3)落实经费。各级经贸委要按照中央要求,落实必要的法制宣传
教育经费,用于该项工作的专项开支;(4)落实教材。各级经贸委要为本单位干部、职工配备必要的法制宣传教材和其它学习辅导材料。
(三)进一步提高经贸法制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做好新形势下的经贸法制工作,需要有一支思想解放、作风过硬、业务水平较高的经贸法制工作队伍。各级经贸委要根据当前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贸法制工作人才。(1)积极为经贸法制工作人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和条件。如根据工作
需要和可能选派参加有关研讨会、培训班,选送参加党校、大专院校的中短期进修,选派出国培训考察等,使他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水平。(2)加强经贸法制工作人员的锻炼。要大胆压任务,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实行机关轮岗或到基层锻炼,使他们增加阅历和接
触实际;要大担提拔和使用德才兼备的经贸法制工作干部,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
经贸法制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所有从事经贸法制工作的同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继续开创经贸法制工作的新局面,为深化改革和加
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996年10月24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1998年3月1日  证监发字[1998]23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筹)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发行股票的发行方案已经

我会证监发字[1998]22号文批准,请你所按照我会证监发字[1996]169号和423

号文的有关要求,组织好此次股票发行工作。本次发行要先验资后配号,对申购资

金到位情况要认真查实,凡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申购冻结资金的利

息,按企业存款利率计息(3天)部分归发行公司所有,其余部分存入交易所设置的

专户。发行申购后1个工作日内,请你所将发行情况反馈表传真至我会发行部;7

个工作日内,请将发行申购、冻结资金和认购中签明细的磁盘报至我会。未按时上

报有关发行资料的发行公司不予安排上市。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