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湖南省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派款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15:33:16  浏览:87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湖南省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派款的规定

湖南省人大


湖南省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派款的规定
湖南省人大


(1989年5月15日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农民和农村集体企业应当缴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金和费用、省人民政府依法规定收取的费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决定筹集的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费用。
除上款规定以外,任何单位都不得规定向农民和农村集体企业收取费用。
第三条 收取行政性和事业性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依法统一规定并予以公布,其他任何单位不得增加收费项目,不得提高收费标准。
第四条 国营商业、森工部门和供销部门收购农林产品,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从中乱收费用。
第五条 行政编制以外的乡(镇)工作人员,乡(镇)人民政府自行决定雇请的,其工资福利和办公经费等一切开支由乡(镇)人民政府承担;上级人民政府决定雇请或业务主管部门派出的,其工资福利和办公经费等一切开支由决定或派出的机关承担。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不得以有偿服务为借口,向农民和农村集体企业收取费用。
企业事业单位为农民和农村集体企业提供经济、技术、劳务、信息等方面的有偿服务,应按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双方签订合同。
第七条 农村各类学校向学生收费,应严格遵守省人民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用。
第八条 发行有价证券和报刊,开展保险和储蓄业务,应坚持自愿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摊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 农田水利建设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按受益范围分级举办。在一村一组范围内的由村、组举办,跨村的由乡(镇)或联村举办,跨乡(镇)的由县(市、区)或联乡(镇)举办。受益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也应承担相应的任务。
农民每年负担农田水利、公路建设的义务用工数额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从乡(镇)企业提取利润和村民委员会从村办企业提取利润,不得超过企业税后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乡(镇)人民政府从乡(镇)企业提取的利润和村民委员会从村办企业提取的利润,应安排一部分用于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以减少向农民直接筹集费用。
第十一条 农村实施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烈军属优抚、民兵训练、五保户供养、乡村道路建设养护、村组干部误工补贴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费用,可以分别由乡(镇)、村向农民筹集。每年人均筹集的金额以乡(镇)为单位计算,不得超过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四。
乡(镇)筹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费用,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项目、金额、办法,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村筹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费用,由村民委员会提出计划,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二条 乡(镇)、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费用应专款专用。乡(镇)人民政府应将每年筹集费用的使用情况报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应将每年筹集费用的使用情况向村民公布。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村经济主管部门对乱收费乱派款的行为有权制止,限期清退乱收乱派的费用;对拒不执行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成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四条 对乱收费乱派款的行为,农民和农村集体企业有权抵制,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村经济主管部门检举、控告。
第十五条 对乱收费乱派款单位的责任人,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的同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给予行政处分;责任人是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分。
对检举、控告乱收费乱派款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从重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定的实施应加强检查监督。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1989年7月1日起施行。
我省过去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1989年5月1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电视台广告播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


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电视台广告播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广发社字〔2004〕530号


  为切实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全面贯彻实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广电总局令第17号),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秩序,现就加强教育电视台广告播放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教育电视台要充分认识加强广告播放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和掌握17号令各项规定,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严格管理。

  二、广播电视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共同加强对辖区内教育电视台广告播放的管理工作。双方要加强配合与沟通,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对方,并责成相关教育电视台立即整改。

  三、教育电视台要建立健全广告播放管理制度。要健全广告审查员制度,对拟播放的电视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广告审查员签字的广告不得发布。要建立健全自我监看机制,对违规违纪问题要及时整改。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涉及本机构的群众投诉要及时处理。

  四、针对目前存在的就餐时间播放容易引起群众反感的广告、严重超时播放广告、在转播节目过程中插播流动字幕广告等重点问题,教育电视台应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查自纠。自查及整改结果应于6月20日前上报当地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

  五、教育电视台要自觉接受当地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业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阻挠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安装有关监看设施。禁止故意损坏监看设施。违者将追究有关单位的责任。

  请教育厅(教委)接到本通知后,立即转发所辖教育电视台,并严格贯彻执行。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文化部所属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 等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文化部所属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

1985年10月9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

文化部制定的《文化部所属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我们研究提出意见,已经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文件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依据本方案的规定,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贯彻执行,并抄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和文化部备案。

附件:文化部所属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文化艺术事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文化部所属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改革的实施范围
这次工资改革,限于下列所属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
1.艺术表演团体,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机构,以及其他艺术事业单位;
2.图书馆、博物馆(院)和其他文物事业单位;
3.出版社、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印刷公司和其他出版事业单位;
4.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事业单位;
5.文化艺术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6.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7.文化部代管的学会、协会。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分别实行以职务(艺术等级、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艺术等级、岗位)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职务名称系列和工资标准;
1.文艺工作人员一律根据艺术等级确定职务工资标准,艺术等级为四级制,评定艺术等级的主要依据是本人艺术水平的高低和贡献大小。文艺工作人员的艺术等级工资标准表见附表一。
2.图书馆、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按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的职务分列,其工资标准表见附表二。
3.出版社的编辑、出版人员,分别按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技术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一级校对、二级校对、三级校对的职务分列,其工资标准表见附表三。
上述专业人员的专业职务条例及有关规定,另行制定下达。
4.翻译人员的职务名称系列和工资标准,按外交部的有关规定执行。但是,对外书刊出版单位中从事编辑工作的翻译人员,可执行编辑职务名称系列和工资标准。
5.对外宣传单位的记者,按新闻人员的有关规定确定职务名称和工资标准。
6.各类院校的教学人员,执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职务名称系列和工资标准,其中符合享受教龄津贴的教师,可按国家统一规定,同时实行教龄津贴。
7.各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含资料研究人员),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规定确定职务名称和工资标准。
8.文化艺术事业单位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其职务名称和工资标准,按国务院批准的有关部门制定的同类人员的规定执行。
9.文化部所属的局级事业单位行政人员职务工资标准表见附表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以下文化艺术事业单位行政人员的职务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
(三)工人实行以岗位(技术)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其基础工资、岗位(技术)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参照国家机关工人工资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

三、实施改革方案的补充规定
(一)要认真做好工资制度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单位的定编定员工作,应结合文化艺术体制改革进行。在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员职务名称系列和结构比例正式批准前,先按现行工资额进行套改。
文化艺术专业人员职务名称系列和结构比例下达后,经过批准先进行试点,然后推行。凡在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前明确职务的,工资仍从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算起,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增资限额分两年发给,即相当于副教授及其以下人员第一年不超过20元,相当于教授的人员第一年不超过30元。
(二)各类专业人员兼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和在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内被选聘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并实行任期制的,如专业职务工资高于行政领导职务工资时,在任职期间,可按专业职务工资标准执行。
(三)文化艺术专业人员,今后应逐步实行聘任合同制,并按受聘职务确定相应的职务工资。
(四)新参加工作的艺术表演人员在一年见习期间的临时工资待遇,执行国家统一规定。见习期满后,按确定的艺术等级领取相应的艺术等级工资,其中少数成绩优异、有特殊贡献的,可以适当高定。
(五)鉴于艺术表演人员有参加舞台演出早、艺术青春短的特点,今后实行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时,允许对少数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演员破格晋级增加工资(具体办法另定)。
(六)对于体力消耗特别大的艺术专业人员,经测试达到补助标准者,可继续享受营养补助(或艺术工种津贴)。
(七)对部分舞台艺术青春短、到一定年龄必须退出舞台演出的演员(含演奏员),在这次工资改革后,如继续上台演出确有困难,而未到正常退休年龄的,可提前退休或转业,并根据本人的实际贡献和艺龄,适当发给一笔退休荣誉金或转业酬金。发放荣誉金和转业酬金的办法由文化部商有关部门另定。
(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可以参照本方案,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文化艺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并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和文化部备案。各类人员的工资标准不得高于本方案。
(九)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文化部门所属的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站)工作人员的职务名称系列和工资标准另定。
(十)集体所有制的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也可参照本方案的原则规定,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十一)本方案从一九八五年七月起实行。
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

附表一 文艺工作人员基础工资、艺术等级工资标准表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艺 术 等 级 工 资 |基础工资、艺术等级工资两项合计
艺术等级|础|-------------------------------------|-------------------------------------
|工| | | | | | | | | | | | | |
|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一 级|40|*315|*260|225|195|170|150|140|130|120|*355|*300|265|235|210|190|180|170|160
二 级|40| |*140|130|120|110|100| 91| 32| | |*180|170|160|150|140|131|122|
三 级|40| | | 82| 73| 65| 57| 49| 42| | | |122|113|105| 97| 89| 82|
四 级|40| | | 42| 36| 30| 24| 18| 12| | | | 82| 76| 70| 64| 58| 52|
---------------------------------------------------------------------------------------
注:1.表演、演奏、编剧、导演、指挥、作曲、舞台美术设计等艺术专业人员受聘后,由单位根据本
人的艺术水平和贡献,按文化部规定的职务(专业等级)条例评定艺术等级,领取相应的工资。舞
台技术人员的职务名称是:主任舞台技师、舞台技师、舞台技术员,分别执行本表艺术二级、三
级、四级工资标准。
2.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只适用于该艺术等级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标准(指基础工
资加艺术等级工资之和)的文艺工作人员。

附表二 文化部直属图书馆、博物馆(院)专业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职 务 工 资 |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两项合计
职 务 名 称|础|-----------------------------------------|-----------------------------------------
|工| | | | | | | | | | | | | | | |
|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研 究 馆 员|40|*315|*260|215|190|165|150|140|130|120| |*355|*300|255|230|205|190|180|170|160|
副研究、馆员 |40|*190|*165|150|140|130|120|110|100| 91| 82|*230|*205|190|180|170|160|150|140|131|122
馆 员|40| |*110|100| 91| 82| 73| 65| 57| | | |*150|140|131|122|113|105| 97| |
助 理 馆 员|40| | | 57| 49| 42| 36| 30| | | | | | 97| 89| 82| 76| 70| | |
管 理 员|40| | | 42| 36| 30| 24| 18| 12| | | | | 82| 76| 70| 64| 58| 52| |
------------------------------------------------------------------------------------------------------
注: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只适用于该职务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标准(指基础工资加
职务工资之和)的专业人员。

附表三 文化部直属出版社编辑出版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职 务 工 资 |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两项合计
职 务 名 称 |础|-----------------------------------------|-----------------------------------------
|工| | | | | | | | | | | | | | | |
|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编|编 审|40|*315|*260|225|190|165|150|140|130|120| |*355|*300|265|230|205|190|180|170|160|
辑|副 编 审|40|*190|*165|150|140|130|120|110|100| 91| 82|*230|*205|190|180|170|160|150|140|131|122
人|编 辑|40| |*110|100| 91| 82| 73| 65| 57| | | |*150|140|131|122|113|105| 97| |
员|助理编辑 |40| | | 57| 49| 42| 36| 30| | | | | | 97| 89| 82| 76| 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技术编辑 |40| |*120|110|100| 91| 82| 73| 65| 57| | |*160|150|140|131|122|113|105| 97|
|一级校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助理技术编辑 |40| | | 57| 49| 42| 36| 30| | | | | | 97| 89| 82| 76| 70| | |
人|二级校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技术设计员 |40| | | 42| 36| 30| 24| 18| 12| | | | | 82| 76| 70| 64| 58| 52| |
|三级校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只适用于该职务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标准(指基础工资加
职务工资之和)的编辑出版人员。

附表四 文化部直属局级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表
(六类工资区) 单位:元
----------------------------------------------------------------------------------------------
|基| 职 务 工 资 | 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两项合计
职 务 |础|---------------------------------|----------------------------------
|工| | | | | | | | | | | |
|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
院(团)、馆、社长, |40|*215|*190|165|150|140|130|120| |*255|*230|205|190|180|170|160|
总编辑等 | | | | | | | | | | | | | | | | |
副院(团)、馆、社长,|40| |*150|140|130|120|110|100| | |*190|180|170|160|150|140|
副总编辑等 | | | | | | | | | | | | | | | | |
部室主任,处长 |40| | |130|120|110|100| 91| 82| | |170|160|150|140|131|122
部室副主任,副处长 |40| | |110|100| 91| 82| 73| 65| | |150|140|131|122|113|105
科(组)长、主任科员 |40| | | 91| 82| 73| 65| 57| 49| | |131|122|113|105| 97| 89
副科(组)长,副主任 |40| | | 73| 65| 57| 49| 42| 36| | |113|105| 97| 89| 82| 76
科员 | | | | | | | | | | | | | | | | |
科员 |40| | | 57| 49| 42| 36| 30| 24| | | 97| 89| 82| 76| 70| 64
办事员 |40| | | 42| 36| 30| 24| 18| 12| | | 82| 76| 70| 64| 58| 52
--------------------------------------------------------------------------------------------------
注:表列带*符号的工资标准,这次改革只适用于该职务中本人现行工资接近上述标准(指基础工资加
职务工资之和)的行政人员。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