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17:46:42  浏览:91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总政法[2006]274号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根据《安全生产法》和《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安全监管总局重新研究制定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适用于除煤矿安全监察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安全监管以外的各类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活动。

  二、本执法文书由各省级安全监管局根据执法需要按式样自行印制。

  三、请各单位加强执法培训工作,保证执法文书的正确使用。

  四、本执法文书自2007年1月1日起使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文书〉(式样)的通知》(安监管政法字〔2002〕114号)同时废止。

  在使用执法文书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向安全监管总局报告。

  附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
http://www.chinasafety.gov.cn/files/f2004/212743-1.doc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外币业务会计报表并表方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外币业务会计报表并表方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开发银行



各厅、局、直属单位:
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我行外币业务会计报表编报的需要,制订了《国家开发银行外币业务会计报表并表方法》,现予印发,从1995年8月1日起试行。
试行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反馈到财会局。

附件:国家开发银行外币业务会计报表并表方法
一、关于外币会计报表折算:
为了定期编制国家开发银行完整的会计报表,对于境内外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均应按一定的方法折算为以记帐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加以合并汇总。
外币是指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是指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为以记帐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二、关于资产负债表:
1.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应按照会计报表报表日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中间价折算为记帐本位币。
2.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历史汇率折算为记帐本位币。
3.“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数额作为其数额列示。
4.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后单独列示。
5.年初数按照上年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的数额列示。
6.对收到投资者的外币投资,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合记帐本位币与投入时的外汇牌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金。
7.对长期投资中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消时发生的差额,应当作为合并价差处理。当长期投资中债券投资的数额高于相对应的应付债券的数额,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当借记“合并价差”项目,贷记“长期投资”项目;当长期投资中内部债券投资的数额低于相对应的应付债券的数
额,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当借记“长期投资”项目,贷记“合并价差”项目。
三、关于损益表
1.损益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中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按照会计报表报表日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中间价折算为记帐本位币。
2.利润分配表中“净利润”项目,按折算后损益表该项目的数额列示。
3.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以上一年折算后的期末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列示。
4.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按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中的其他各项目的数额计算列示。
5.上年实际数按照上期折算后的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数额列示。
6.根据《国家开发银行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我行外币业务不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定期并表后用本位币统一计提、缴纳、核算,外币“营业利润”为含税利润。
四、关于试算平衡表
按照以外币登记的总帐和有关明细帐户数字填列并上报。(即不再同时折算为人民币来反映并上报)

附:会计报表格式(国家开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国家开发银行损益表)
国家开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199 年第 季度 开财金表01表
-------------------------------------------------------------------
| 资 产 |行次|美 元|折算汇率|人民币|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美 元|折算汇率|人民币|
|--------------------|--|---|----|---|------------|--|---|----|---|
|流动资产 | | | | |流动负债: | | | | |
|--------------------|--|---|----|---|------------|--|---|----|---|
| 现金及银行存款 | 1| | | | 短期存款 |33| | | |
|--------------------|--|---|----|---|------------|--|---|----|---|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2| | | | 向中央银行借款 |34| | | |
|--------------------|--|---|----|---|------------|--|---|----|---|
| 存入同业款项 | 3| | | | 同业存放款项 |35| | | |
|--------------------|--|---|----|---|------------|--|---|----|---|
| 拆放同业 | 4| | | | 同业拆入 |36| | | |
|--------------------|--|---|----|---|------------|--|---|----|---|
| 折放金融性公司 | 5| | | | 金融性公司拆入 |37| | | |
|--------------------|--|---|----|---|------------|--|---|----|---|
| 短期贷款 | 6| | | | 应解汇款 |38| | | |
|--------------------|--|---|----|---|------------|--|---|----|---|
| 进出口押汇 | 7| | | | 汇出汇款 |39| | | |
|--------------------|--|---|----|---|------------|--|---|----|---|
| 应收帐款 | 8| | | | 应付帐款 |40| | | |
|--------------------|--|---|----|---|------------|--|---|----|---|
| 减:坏帐准备 | 9| | | | 其他应付款 |41| | | |
|--------------------|--|---|----|---|------------|--|---|----|---|
| 其他应收款 |10| | | | 应付工资 |42| | | |
|--------------------|--|---|----|---|------------|--|---|----|---|
| 短期投资 |11| | | | 应付福利费 |43| | | |
-------------------------------------------------------------------

续表
-------------------------------------------------------------------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12| | | | 应交税金 |44| | | |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 |13| | | | 应付利润 |45|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14| | | | 预提费用 |46| | | |
|--------------------|--|---|----|---|------------|--|---|----|---|
|长期资产: | | |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47| | | |
|--------------------|--|---|----|---|------------|--|---|----|---|
| 中长期贷款 |15| | | | 流动负债合计 |48| | | |
|--------------------|--|---|----|---|------------|--|---|----|---|
| 逾期贷款 |16| | | |长期负债: | | | | |
-------------------------------------------------------------------

续表
-------------------------------------------------------------------
| 资 产 |行次|美 元|折算汇率|人民币|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美 元|折算汇率|人民币|
|--------------------|--|---|----|---|------------|--|---|----|---|
| 减:贷款呆帐准备 |17| | | | 长期存款 |49| | | |
|--------------------|--|---|----|---|------------|--|---|----|---|
| 长期投资 |18| | | | 保证金 |50| | | |
|--------------------|--|---|----|---|------------|--|---|----|---|
| 其中:合并价差(贷差以“-”号表示) |19| | | | 发行长期债券 |51| | | |
|--------------------|--|---|----|---|------------|--|---|----|---|
| 减:投资风险准备 |20| | | | 长期借款 |52| | | |
|--------------------|--|---|----|---|------------|--|---|----|---|
| 固定资产原值 |21| | | | 长期应付款 |53| | | |
|--------------------|--|---|----|---|------------|--|---|----|---|
| 减:累计折旧 |22| | | | 长期负债合计 |54| | | |
|--------------------|--|---|----|---|------------|--|---|----|---|
| 固定资产净值 |23| | | |其他负债: |55| | | |
|--------------------|--|---|----|---|------------|--|---|----|---|
| 固定资产清理 |24| | | |所有者权益: | | | | |
|--------------------|--|---|----|---|------------|--|---|----|---|
| 在建工程 |25| | | | 实收资本 |56| | |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26| | | | 资本公积 |57| | | |
|--------------------|--|---|----|---|------------|--|---|----|---|
| 长期资产合计 |27| | | | 盈余公积 |58| | | |
|--------------------|--|---|----|---|------------|--|---|----|---|
|无形、递延及其他资产: | | | | | 未分配利润 |59| | | |
-------------------------------------------------------------------

续表
-------------------------------------------------------------------
| 无形资产 |28| | |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60| | | |
|--------------------|--|---|----|---|------------|--|---|----|---|
| 递延资产 |29| | | | 所有者益合计 |61| | | |
|--------------------|--|---|----|---|------------|--|---|----|---|
| 其他资产 |30| | | | | | | | |
|--------------------|--|---|----|---|------------|--|---|----|---|
| 其他资产合计 |31| | | | | | | | |
|--------------------|--|---|----|---|------------|--|---|----|---|
| 资产总计 |32|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62| | | |
|-----------------------------------------------------------------|
|补充资料: |
| 拨付委托贷款资金: 万元 |
| 委托贷款应收未收贷款利息: 万元 |
| 催收贷款利息: 万元 |
-------------------------------------------------------------------
会计主管: 复核: 制表: 填表日期:

国家开发银行损益表
编制单位: 199 年第 季度 开财金第02表
---------------------------------------------
| 项 目 |行次| 美 元 |折算汇率| 人 民 币 |
|----------------|--|--------|----|---------|
|一、营业收入 | 1| | | |
|----------------|--|--------|----|---------|
| 利息收入 | 2| | | |
|----------------|--|--------|----|---------|
|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 3| | | |
|----------------|--|--------|----|---------|
| 手续费收入 | 4| | | |
|----------------|--|--------|----|---------|
| 汇兑收益 | 5| | | |
|----------------|--|--------|----|---------|
| 其他营业收入 | 6| | | |
|----------------|--|--------|----|---------|
|二、营业支出 | 7| | | |
|----------------|--|--------|----|---------|
| 利息支出 | 8| | | |
|----------------|--|--------|----|---------|
|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 9| | | |
|----------------|--|--------|----|---------|
| 手续费支出 |10| | | |
|----------------|--|--------|----|---------|
| 营业费用 |11| | | |
---------------------------------------------

续表
---------------------------------------------
| 汇兑损失 |12| | | |
|----------------|--|--------|----|---------|
| 其他营业支出 |13| | | |
|----------------|--|--------|----|---------|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14| × | | × |
|----------------|--|--------|----|---------|
|四、营业利润 |15| | | |
|----------------|--|--------|----|---------|
| 加:投资收益 |16| | | |
|----------------|--|--------|----|---------|
| 加:营业外收入 |17| | | |
|----------------|--|--------|----|---------|
| 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 | | |
|----------------|--|--------|----|---------|
| 减:营业外支出 |19| | | |
|----------------|--|--------|----|---------|
|五、利润总额 |20| | | |
|----------------|--|--------|----|---------|
| 减:所得税 |21| |历史汇率| |
|----------------|--|--------|----|---------|
|六、净利润 |22| | | |
---------------------------------------------
会计主管: 复核: 制表:



1995年9月13日
儒家法与西方自然法的本质区别
徐州师范大学法律政治学院2002级法学(3)班 刘炳杰

[内容摘要]:“儒家法与西方自然法的本质是否相同”这个命题困扰学界多年,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法哲学论》一书提出的观点,运用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的方法,在肯定两者是具有本质不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两者还具有有无斗争性和存在的时间段的不同的地方。

[关键词]:自然法的本质、儒家法的本质、斗争性、存在的时间段

“儒家法与西方自然法的本质是相同”的定论大概肇始于维新巨子梁启超先生的观点。[1]此后,法学界对于两者的本质关系皆以梁先生论断为准。近来,学界始有不同的声音,其中论证最具有权威性的莫过于吕世伦教授主编的《法哲学论》(在该书的第16章重点比较了两者的本质不同的地方)。伯恩.魏德士教授在其《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文中认为,法学理论的生命在于批判和为新的替代性的理论做铺垫。因此,对于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比较梁启超先生和吕世伦教授的观点和论证发现,梁启超先生在论证时其实只注重了两者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其内在的不同(但笔者以为,由于当时中国对于国外的理论的认识尚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国内研究的力量很不足,加之可以掌握的资料匮乏而导致的,所以,梁启超先生当时有此认识已属不易,我们不能以今日之标准苛求梁启超先生。),而吕世伦教授提出的观点是在中国学界对国外的理论基本透彻的基础之上。所以,笔者认为,吕世伦教授结论是在肯定了梁启超先生在形式上基本相同的论调的基础之上,在实质上对两者进行比较的结果,可以说是前者观点的进一步的演化和深入。但是,笔者也发现,对于这个问题,学界还不是很重视,偶有像吕世伦教授这样较真的人谈到这个问题也是一笔带过,泛泛而谈。笔者对于这个问题基本上赞同吕世伦教授的观点,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还有待于商榷和进一步深入研究。黄仁宇先生在其《万历十五年》提出的基本论调是希望看待历史事件要用“大历史观”,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晰地看清历史的真相。所以,笔者在本文也采用黄仁宇先生的方法来考察儒家法与西方自然法的本质是否相同这个问题。

一、对《法哲学论》一文的回顾

西方的法哲学思想发端于古希腊,而作为西方法哲学中资历最老的自然法也自然诞生于古希腊。据学界考证,最早使用自然法概念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但是真正把自然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一种学说的是斯多葛学派[2]。吕世伦教授在《法哲学论》一书中大致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证两者的不同的。笔者想结合吕世伦教授提出的论证,在现有的论证的基础之上从其他角度重新尝试做个论证。

(一)、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论证了西方自然法是天人分离,而中国儒家法是天人合一的区别。[3]

“西方自然法观念是以天人分离为前提,并通过逻辑的方法加以认识和认证的”。[4]实际上,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古希腊,就有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逻各斯”(也即逻辑)这一范畴。在当时,逻各斯就是指万物变化的普遍的成度,指贯穿于一切运动变化中的共有的、常往不变的、永恒存在的东西,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必然性”或者“命运”。[5]当时的自然法学说是以以下两个根本观念为基础的。

首先,是对自然、自然法则的崇拜与信仰。对于这一点,我们大可以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主要是荷马史诗)中看出。这种宗教信仰与中国的传统的宗教信仰不同,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可以称之为“混合的宗教信仰”。一方面、它承认奥林匹克众神,尤其是宙斯对人的权威。认为当时的法是由诸神颁布,通过神意的启示为人类所知的。另一方面,它又相信人和神(即使是“众神之王”的宙斯也不例外)都要受某种运命的支配。我们在上面谈到“逻各斯”时已经发现,“逻各斯”就是“命运”。另外,在西方,神其实是跟人一样,都是具有人格的主体。所以,吕世伦教授提出的自然法是“天人分离”的观点中的“天”即为“运命”(或者说是“自然法则”,抑或者说是“命运”),而人则包括了神在内的一切人类。因而,西方最早的自然法的本质实际上是自然的理性。

其次,早在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61-前429年)已经形成了宗教性法与世俗性法并存的二元论思想。博登海默教授在其《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就曾经生动的描述了古希腊的悲剧《安提戈涅》。因此,“天人分离”也必然意味着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分离。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儒家法是以“天人合一”为前提,通过经验来认识的。所以,在儒家那里,“天道”(或者说是“天法”)存在于圣贤书,寓居于“先王之法”中。理所当然地,后人只要苦读圣贤书或者谨遵“先王之法”即可获取“天道”。此外,在中国,君主就是“天子”(上天的儿子),而“天”就是“神”,因此,儒家追求“天人合一”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自然法是先验的,而儒家法是经验的。[6]

对于“西方自然法是先验的,而儒家法是经验的”这个论证,中国学者往往忽视从宗教角度来看待这个差异。但是,宗教在西方是一种历史渊远、影响巨大,而且是西方文明或者说是文化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分,忽视西方宗教的影响是论证不充分的表现。

西方社会对宗教的狂热信仰是我们中国所无法比拟的,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从来是对宗教采取宽容的政策,但是民众对宗教的信仰程度却并没有因为统治阶级的宽容政策而泛滥[7]。在西方,人对自然法的信仰来源于对宗教的信仰,人只要信仰了宗教,那么对于自然法就不用去认证了,就自然而然的被接受了。伯恩.魏德士教授认为,宗教信仰只有对于宗教分子才能言,在他们眼里,宗教信仰就是客观的,是不需要论证的。

儒家法与西方不同,因为上述我们已经提到了,中国的宗教信仰程度不如西方,所以,儒家法难以靠先验来认证,而需要通过先知圣贤通过躬身体验的实践来获取。

(三)、自然法是人定法的评断标准,是与人定法对立而存在,它一般不直接进入司法领域,而儒家法强调的“天道”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直接进入司法领域。[8]

对于西方自然法的这一特点,我们基本上也大可从《安提戈涅》中感知。安提戈涅在回答国王的问题时是这样回答的:

人们不知今天与昨天

但生命永恒:(无人能确定自己的生日)

我并惧怕任何人的狂怒,

(和革冒神的报复)因为蔑视的缘故。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法中强调“天人合一”,人的行为应该顺应“天道”,“天道”是最高行为准则,当法律没有相应的条文调整时就可以用“天道”来调整。所以,中国古代儒家强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二、对《法哲学论》一文不足的反思

用“大历史观”来看待西方的自然法的发展,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古希腊时期),自然法的本质就是自然的理性,此时的自然法叫“古代自然法”。第二阶段(中世纪),自然法的本质就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此时的自然法叫“神学自然法”。第三阶段(近代),自然法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自由、平等、人权和财产权等等的体现,此时的自然法叫“古典自然法”[9]。第四阶段(二战后),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新自然法学”。而如果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中国儒家法的话,也可以划分若干个阶段。《法哲学论》一文忽视了两者的这一前后变化,而主要在静态的层面上将两者作了个比较,因此,这种论证从历史的向度上讲是论证的不充分。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所学与认识,从动态上宏观地比较认为两者有以下两个本质的不同。

(一)、西方自然法具有斗争和革命的性质,而儒家法则不具备这一性质。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